活動詳情

參觀展覽及非遺工作坊

活動詳情

展覽導賞及非遺工作坊

【非遺大本營】兩大環節

「參觀展覽」和「非遺工作坊」

目標對象

幼稚園學生、小學生、中學生以及以學前教育學生、小學生、中學生為服務對象的慈善及非牟利團體

活動主題及流程

環節
內容
所需時間
1.     參觀展覽
 
學生透過展覽導賞參觀展覽/三棟屋博物館,以認識香港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。 
約一小時
2.     非遺工作坊
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的三大展覽主題為核心,學校可從以下精彩的主題或體驗活動選其一項。
–  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
–  日常 · 非常
–  三棟屋與傳統鄉村文化
約一小時

備註:以上活動安排或會更改或取消,請留意我們的最新公布。

點擊活動以瞭解更多

幼稚園

 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

「瑞獸顯喜慶」

 日常·非常

「當點心遇上蒸籠」

 三棟屋與傳統鄉村文化

「吉祥圖案人人愛」

小學

 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

「瑞獸顯喜慶」

 日常·非常

「花牌由你設計」

 三棟屋與傳統鄉村文化

「吉祥圖案人人愛」

中學

 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

「戲棚多面睇」

 日常·非常

「傳統曆法大智慧」

 三棟屋與傳統鄉村文化

「儀式背後有學問」

幼稚園

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

瑞獸顯喜慶

理念

從觀察、遊戲、接觸的過程中,認識一些常見的瑞獸,分辨它們的形態,增加對醒獅麒麟的認識,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  1. 學習分辨醒獅和麒麟及其不同形態
  2. 認識應用的場合及文化意義
  3. 製作小手工

日常•非常

當點心遇上蒸籠

理念

從觀察、遊戲、接觸的過程中,認識蒸籠的特徵和優點、常見點心的種類,從而引導學生多留意和觀察身邊的事物。

  1. 認識蒸籠的特點及優點、以及常見點心的種類
  2. 製作小手工

三棟屋與傳統鄉村文化

吉祥圖案人人愛

理念

從觀察、遊戲的過程中,認識吉祥圖案的原形、所代表的吉祥意義,增加認識和印象。

  1. 認識吉祥圖案的種類和寓意等
  2. 製作小手工

小學

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

瑞獸顯喜慶

理念

從觀察和親自動手的過程中,認識醒獅及麒麟,了解它們的形態和意義,增加對醒獅麒麟的印象​。

  1. 學習分辨醒獅和麒麟及其不同的形態
  2. 認識瑞獸的應用場合及文化意義
  3. 製作小手工

日常•非常

花牌由你設計

理念

從觀察、互動、接觸的過程中,了解花牌的製作技藝、用途和社會意義;增加對傳統文化的認識,藉此瞭解相關的非遺項目。

  1. 認識花牌的社會意義、用途、紮作技藝和認識相關的非遺項目
  2. 設計及製作花牌小模型

三棟屋與傳統鄉村文化

吉祥圖案人人愛

理念

從觀察與手作的過程中,認識吉祥圖案的種類,從圖案不同的表現手法,增加對吉祥圖案的興趣和欣賞能力,增加認識和印象。

  1. 認識傳統吉祥圖案的種類和寓意等
  2. 製作小手工

中學

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

戲棚多面睇

理念

透過對戲棚搭建技藝的介紹,了解戲棚及其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;通過參與製作戲棚構件,理解其力學原理,認識傳統技藝的科學性與實用性。

  1. 了解戲棚的種類、建造/力學原理及功能
  2. 認識傳統技藝的科學性與實用性
  3. 體驗對真竹紮法的過程

日常•非常

傳統曆法大智慧

理念

透過認識傳統曆法、二十四節氣,以及從《通勝》的宜忌用事等例子,了解古人的生活和文化,並探討曆法與現代日常生活的關係。

  1. 以有趣的方式認識《通勝》,包括宜忌用事之例子
  2. 認識二十四節氣及其意義
  3. 製作小手工

三棟屋與傳統鄉村文化

儀式背後有學問

理念

從家族延綿的角度,認識新界鄉村點燈儀式及背後意義,增加對傳統風俗習慣的理解,明白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家庭、明倫行孝的核心內涵。

  1. 認識香港新界鄉村點燈儀式及意義
  2. 製作小手工

聯絡方法

電話:(852) 3158 2889
Fax:(852) 3914 7738
WhatsApp:(852) 5288 4764
電郵:ichproject@unesco.hk

© 2022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 版權所有